您现在的位置是:
30
2025-07
增城区王某、代某涉嫌寻衅滋事罪一案
一场突如其来的宵夜风波,让两个原本“喝着小酒唠着嗑”的人,一脚踏进了刑事被告席。刀起刀落间,不只是菜刀划破了夜色,还有法律的警钟敲醒了深夜的“江湖梦”。面对指控,两位被告人纷纷摇头认错,辩护人也连忙出招:说这是“偶发事件”、强调“主观恶性不深”、甚至认为代某一边追人一边“克制”——试图把这场街头闹剧拉回“轻微犯罪”的舞台。只是,这样的“追悔莫及”,究竟能不能换来一纸缓刑?法庭自有公断。
30
2025-07
增城王某伟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
一个老板拖欠49名工人工资80多万元,被工人举报后选择“跑路”逃避责任,最终被抓。本以为案件板上钉钉,非判不可,但律师介入后,通过梳理工程亏损、协助退赔、促成谅解,成功为当事人争取到从轻处理的机会。刑事案件中,不是认罪就等于认罚,关键看谁来帮你说话、怎么说。律师,不止是你的辩护人,更是通往缓刑的“协调员”。
28
2025-07
天河区刘某诈骗罪减轻、从轻判决.
2017年,朱某甲成立广州某科技公司,暗中组建诈骗团队:通过雇佣模特拍摄照片,由推粉组冒充虚构身份添加男性微信,再由销售组假扮“茶农孙女”“画廊主理人”编造“闺蜜婚礼”“家族茶叶滞销”等情节,以低价酒、茶、画冒充高价商品行骗。公司分工严密——朱某甲掌控资金,朱某乙负责采购及拍摄,朱某丙管理发货及财务,向某甲统领8个销售小组,组员均接受话术培训。2018年5月该团伙被查获,诈骗金额达74.57万元,聊天记录中“外公手作茶”“支持创业”等话术成为关键证据。公诉机关以诈骗罪对刘某等8名主犯及幕后人员提起指控,揭穿伪装“白富美”的微信诈骗产业链。
28
2025-07
番禺区庞某武涉嫌非法经营罪一案
一场看似普通的“搬货活”,却让庞某身陷刑事指控,2099条香烟、14万元涉案金额,换来的是非法经营罪的判决。当事人学历不高、法律意识淡薄,原以为只是打工挣钱,却不知早已踩进法律红线。在这起案件中,辩护律师的介入显得尤为关键:从认定其是从犯、提出认罪认罚到争取从轻处罚,每一步都在为庞某争取更有利的结果。这不只是一起关于香烟的案件,更是一堂关于法律与底线的现实教育课。
25
2025-07
增城叶某斌容留吸毒罪
“毒友会所”覆灭记:95后小伙的8个月铁窗泪。 凌晨两点的增城区新塘镇,一处普通出租屋的灯光格外刺眼。1995年出生的重庆小伙叶某某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"热心招待"朋友的举动,换来是一副冰冷的手铐。 “来我这玩,保证安全!”2018年11月,这个不到23岁的年轻人,把自己在兴荔路的出租屋变成了"毒友俱乐部"。11月18日的深夜,熊某成为这里的第一个客人;短短五天后,李某林和李某波也成了这里的常客;直到11月27日晚上,当李某林再次造访时,警察的突然出现让这场"毒趴"戛然而止。 现场查获的吸毒工具和手机,成了最有力的证据。更讽刺的是,这个"毒窝"的经营者叶某某,竟然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。或许在他看来,这不过是"朋友间的小聚",却不知已经触犯了《刑法》第三百五十四条的容留他人吸毒罪。 法庭上,检察官指出,短短十天内三次容留他人吸毒,情节已然严重。而广东中泽律师事务所卿爱国主任律师极力强调"初犯、偶犯、认罪态度好"等从轻情节。最终,这个法律意识淡薄的年轻人,为自己的"好客"付出了代价:八个月的有期徒刑和三千元罚金,缴获的吸毒工具也被依法销毁。
24
2025-07
马某等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案
法定代表人马某以公司名义,搭建平台,干起手机短信业务的 “倒爷” 活儿,低价买进短信条数,高价卖出,赚得盆满钵满。可为了更大利润,马某竟让员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给客户用。新员工来,又接手这些活...... 后来,这些人在公司全员被抓,现场缴获多台电脑,在电脑里分别查获超 200 万和近 39 万条公民个人手机号码。 律师解读:这些人这是在 “作死” 边缘疯狂试探啊!公民个人信息可不是能随意拿来用的 “白菜”,这是违法犯罪的!他们为了赚钱,非法获取和利用公民个人信息,触犯了法律红线,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啊!
22
2025-07
南沙区贩毒、容留他人吸毒罪从轻处罚
2018年盛夏,高某某在广州市番禺区某公寓周边暗筑毒网,表面是普通租客,背地里却以公寓为据点开展“双线业务”。7月22日至8月6日短短十六天间,其五度“招待”李某荣,更在8月4日、6日分别向简某文、李某荣进账2000元、1300元,黑色交易链条逐渐成型。
15
2025-07
李某峰、李某江涉嫌介绍卖淫罪一案
一条条通过微信群聊散播的隐秘信息,一次次利用搭客摩托完成的“牵线搭桥”,看似寻常的网络社交与日常出行,却编织成了一张组织严密的介绍卖淫网络。李某峰、李某江等六名被告人,长期游走于广州增城、东莞中堂等地,充当着非法交易的“掮客”。从一次介绍获利240元到最终面临有期徒刑的审判,他们以微信为平台,以介绍费为诱饵,将他人推向违法深渊。这不仅是一起揭露新型社交媒介下隐蔽犯罪的案件,更是一次对法律边界与灰色地带的清晰丈量,警示着任何触碰法律红线的行为终将面临司法的裁判。
27
2025-06
李某涉嫌非法拘禁罪一案
“哥们义气”一旦越界,可能就成了违法的帮凶。本案中,被告人李某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人,原本只是为朋友“出头讨说法”,却因参与非法拘禁被害人,被检方起诉。虽然他并未动手打人,也中途离场,但因事先参与了策划,仍被认定为共同犯罪。幸运的是,辩护律师在庭审中精准抓住案件细节,指出李某参与程度较轻、认罪态度良好,成功为其争取到从轻处罚。本案提醒我们:法律不仅看你做了什么,还看你参与了多少次、参与的程度,在中间的地位和作用;而一位专业律师的作用,正是在关键时刻帮助查清事实和厘清责任边界,把控法理尺度,避免“误帮”变“共犯”。
23
2025-06
广州市金殿环球金融公司被控诈骗13亿
万某和他老婆杨某一下子搞了甲(广州广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)、乙(广州宝狮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)两个有限公司,还跑到香港注册了个“ 金殿环球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”,人称“A 公司”。三个公司的员工加上找来的代理商一起配合起来,在没拿到期货业务资质和原油销售、仓储经营资质的情况下,搞起了大动作,捣鼓出一个期货交易平台,诱导投资者来进行期货交易,最后分走投资者的手续费和亏损资金,害得大多数投资者血本无归。2017年11月,成都市高新区公安分局开了3辆大巴车到广州市天河区将公司100多号人连夜全部带到成都市。 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一看这事儿,A平台的数据根本没和国际交易接轨,5 万多名投资者被骗走了13 亿多元。这27名被告人明摆着是诈骗罪,证据确凿,必须追究刑事责任!
5
首页
上一页12345下一页
尾页
共42篇文章
添加微信
扫描添加微信
律师介绍
成功案例
电话咨询
微信